Search

昨天一進到演講會場,

如同往常的習慣,

先裝筆電,接上音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昨天一進到演講會場,

如同往常的習慣,

先裝筆電,接上音源線,

然後測試現場的聲音,

.

我隨便放了一首曲子~

光良的「童話」來測試,

現場的音量太大,

承辦人協助調整,

校內老師也開始陸陸續續進場。

.

一名老師看見我們在測試,

就大聲的對承辦人說:

【音樂不用測試啊】!

【我來唱就好了】!

.

我想...

她是在開玩笑吧!

.

沒想到接著....

老師真的大聲唱了~

『我願變成童話裡

你愛的那個天使,

張開雙手 變成翅膀守護你…..』

.

這是對自己歌聲有自信的老師才敢做的事情,

我馬上感受到校園的風氣就是如此熱情,

這是我喜歡的教學環境。

.

嗯,

老師確實唱的蠻好聽的,

我已經預測到….

今天的演說又會是美好的一天。

.

在這麼冷的天氣,

我依然講到全身是汗,

不得不脫掉外套。

.

一個故事、一個電影最重要的不是色彩,

不是他的場景有多大,

而是他的情感有多真實,

還有多誠懇,

想跟觀看的人做個交換溝通......

.

一個家庭誕生一位【重度】身障兒,

為配合醫院及學校的時間,

通常夫妻需要有一位把工作辭掉,

全心全意帶著孩子做治療,

因為「治療」並不是「一次」就會痊癒了,

這是一場「長期」的抗戰。

.

特殊兒有別於一般正常幼兒的教養方式,

「主要照顧者」需要每天到學校裡陪讀,

要帶孩子去醫院治療,

整天視線都不能離開孩子,

偶爾有相關的早療成長課程也要撥空去上,

.

通常會為了孩子去上課的人,

就是晚上等著另一半回家吃飯,

忙完家事,不能休息,

還要繼續陪著孩子一直練習,

幾乎都是「媽媽」在扮演這樣的角色,

我們家比較特別,不是媽媽,

是....爸爸。



我是個有口語障礙的人,

講話結結巴巴的,

小時候成長遭遇許多誤解,

在學校被同儕嘲笑、被模仿都是常有的事情,

.

自己的人生如此,

也就認命不計較了,

當我的孩子被診斷是自閉症後,

心碎之餘,

我已經能夠預見他的未來的路有多麼艱辛,

我愛我的孩子,

我實在無法眼睜睜看著孩子也要走上這條路。


.

為了孩子,我辭職了,

開始以全職爸爸的身分到學校陪讀,

一起參與孩子的種種治療課程,

.

期間,我看到許多問題,

我相信專業,可是....

並非每樣事情我都可以完全認同老師的作法,

我也會有不一樣的想法,

.

礙於我自身的表達能力不佳,

無法當場跟老師說清楚,

我又開始退縮到小時候的窘境,

怕自己講話結結巴巴的模樣會讓老師聽得很痛苦,

所以...我通常乾脆就不講了。

.

「家長會因為孩子而成長」這句話果然沒錯!

為了不耽誤老師的休息時間,

也避免我結巴的窘境一直發生,

就算我每天都在學校裡面陪讀,

每天都與老師見面,

我還是不想讓老師看到我講話會結巴的模樣,

.

我想到....

我與老師的溝通方法最好還是用「寫信」。

.

每當夜裡孩子入睡後,

我會整理一下思緒,

將問題紀錄下來,

當紀錄累積到一定的量,

我會彙整成一篇文章,

再以書信的方式寫給老師,

.

關於「教育」,

有時候並不是「對」或「錯」的問題,

而是立場的不同,角度的不同,

看法自然就會不同,

.

如果每當家長看到有意見的地方,

都要氣沖沖直接找老師理論,

衝動之下難免會有些不理智、不好聽的語言出現,

親師關係就會產生嫌隙。

.

寫信,可以沉澱心情,

可以冷靜思考問題的所在,

這樣的溝通方式雖然是比較麻煩,

不過隨著孩子成長,

幾年下來不管換了幾所學校、幾位老師,

我寫信給老師的作法一直沒改變過,

.

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寫的信,

老師們私底下看了都會落淚,

老師們之間都會口耳相傳。

(學校裡很多老師也開始慢慢知道蔡傑是誰了)

.

蔡傑讀幼稚園大班時,

『蔡傑爸』沒在工作賺錢,

只當《全職爸爸》這件事情,

我感覺.....

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已經知道了。

.

在社工、特教老師、治療師的建議下,

我成立一個以孩子命名的部落格,

裡頭所呈現出來的是我這六年來關於自閉兒的早療紀錄,

.

有文字、有影片、有插圖,

很榮幸!

第一年即獲得到「教育部落格大賽家長組佳作」、

「全球華文部落格大賽親子家庭入圍」兩項獎項。

.

我是自閉兒的父親,

我知道「障礙」往往來自於「不了解」,

要怎麼讓社會大眾願意來了解?

是我成立部落格的初衷,

.

我相信「眼見為憑」是最有效果的,

「真實」才是最有辦法打動人心的方式,

.

我一一將過去所拍攝的影像整理出來,

才發現這幾年原來我早已不知不覺....

拍了幾千部關於孩子的影像了。

.

當初的想法很簡單,

只要發現孩子某樣能力有問題,

我就挑出來,針對性的加強訓練,

從訓練過程開始拍攝,

要拍到最後的成功,

才算對自己、對孩子有個交代,

.

這確實是件耗時又費力、吃力不討好的工作,

失敗的經驗也不計其數了,

我卻甘之如飴。

.

我知道遲緩兒會是家長永遠的負擔,

「負擔」究竟是甜蜜的?

還是苦澀?

全在於人的....心境。

.

我相信家長必須持續保持對「教育的熱忱」,

孩子就會隨著我們的腳步一步一步往上走了,

而持續的「紀錄」會是不錯的方式。

.

雖然在社會上,

我來自最低階的弱勢家庭,

不過我還是希望能盡一點棉薄之力,

透過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,

傳達社會一點正確對待身障人士的觀念,

.

但願能扭轉社會大眾....

將同情、悲憐套用在遲緩兒家庭身上,

因為身心障礙者需要的不是同情,

而是.......尊重,

就像........你、我一樣。

.

~~~~~~~~~~~~~~~~~~~

.

完成了這場演說,

回程路上,

一位老師傳來訊息~

.

【感謝您今天的演講分享,

讓我很震撼!

也再次的讓我教學二十幾年的麻痺心境,

再次獲得了成長的天露,

感謝您。

我是大德國小的 ○○老師,感恩】。

.

謝謝這位資深老師的回饋,

短短幾句話,

也讓我受到無比的激勵,

.

但願....

善的循環,能一直循環下去,

永無止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筆者隨著幼兒的誕生開始記錄,並且實行零歲教育,不料老天爺卻開了一個大玩笑!孩子在三歲被醫師診斷是重度自閉症,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從天堂掉到地獄,筆著從不知所措到解決問題,這些過程中充滿了期待、迷惘、無助、絕望、堅強、感動.... 多年來傑爸親自進入校園宣導,除了是正確宣導社會上所不知道的自閉症,改變社會上對自閉症的誤解之外,也是分享教育自閉兒方法、生活實用技巧、家長的心路歷程、對生命的探討、父親的實際作為、將不可能轉化成無限可能........
演講邀約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